书迷坊 > 聊斋先生 > 第二十七回 急民苦义愤起诗社 应乡试慷慨放悲歌

第二十七回 急民苦义愤起诗社 应乡试慷慨放悲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大刁民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书迷坊 www.shumifa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蒲松龄话音刚落,众茶客中有人击鼓掌而起:“好!这才是蒲留仙的性格!”说罢离座相迎

    “高叔也在这里!”蒲松龄惊喜地喊,急忙上前施礼。

    高珩说:“大家快坐下,我们边喝边叙。”于是招呼小二,重换上等好茶来!

    小二应声而去,不多时换来新茶。众人重新坐下,品茶闲聊。

    高珩问:“刚才你们去县衙干什么来?”

    蒲松龄将虾米精强买少女,被众人赶跑,担心他恶人先告状,去县衙揭发他依仗权势,横行乡里的罪行。及发现李长祚审案不公正,出面干预。李长祚在众人正义监督之下,不得不重新审理的事说了一遍。

    高珩气愤地说:“大灾之年,民无所食,李长祚不赈灾救荒,安抚百姓,反而匿灾不报,强增赋税,害得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此等恶吏不除,百姓永远不会过上好日子!你们这些年轻书生赶快行动起来,口诛笔伐,揭露他的种种恶行。使他成过街老人人喊打!像当年驱逐陈其善一样,把他赶出去!”

    蒲松龄道:“我们想起个诗社,请高老做坛主,大家拿起笔来,用诗歌来揭露黒暗,鞭笞不仁,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同贪官污吏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好啊!”众人的热情一下被激发起来:“留仙!你出题吧!”

    蒲松龄道:“我们这起诗社不出题、不限韵,大家都生活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天灾人祸、贪官横行,豺狼肆虐,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以今天市场上所见所闻为素材,用诗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五天后,在县衙前集会当众朗诵,然后编撰成集,刻印发行。”

    “这建议提得好!”众人一致赞称。

    李希梅道:“既然要立诗社,就要起个社名。诗集便以其社名刻印发行。这社名叫什么好呢?”

    蒲松龄道:“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上溯远古最佳之诗作,莫过屈原之离骚。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篇长篇政论抒情诗,反映了屈原对楚国政治黑暗、君王腐朽惰落的愤慨,主张修明法度、举荐贤能的美好理想和理想破灭后的愤懑、哀怨之情。诗中所塑造的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执着精神和苏世独立、光明皎洁的主人公形象,滋养了后世无数铮铮铁骨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而他所开创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更成了后世永不衰竭的文学创作传统。屈原从楚国都城出发,一路悲歌唱到汨罗江……应该说:屈原是中华诗歌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而楚国都城‘郢’则是中华诗歌的重要发源地。我们的诗社就以‘郢中’为名如何?”

    “好啊!”众人一致赞同。至第六日,进城赶集的人被县衙前“郢中诗社”诗歌朗诵会巨幅广告吸引住了脚步。广场上的人越集越多,人们忘记了赶集,静静地站在县衙前等着聆听这次不同寻常的诗歌朗诵会。

    巳时一刻,朗诵会正式开始。

    第一个朗诵者李希梅,他的诗题为:

    最毒贪官心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

    二者尤剧毒,莫过贪官心。

    到任不盈年,百姓血吸尽。

    贪心犹不足,再敲骨髄吮。

    官肥百姓瘦,世道何不均?

    我劝天公持公道,惩恶扬善正乾坤!

    第二是王鹿瞻。他的诗题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买功名,阖家都升官。

    哥哥管钱粮,弟弟为书办。

    舅子是无赖,让他征税捐。

    一朝权在手,横行无忌惮。

    捐税肆意增,民苦不堪言。

    贪官为猛虎,污吏是狼犬。

    上天申正义,雷公挥厉鞭。

    虎狼除净尽,百姓见晴天!

    第三个登台的是张厉友,他的诗题为:

    人市

    灾年百业俱萧条,唯有人市呈火爆。

    童男童女两行列,头插草标哭嚎啕。

    张家有女初长成,面如桃花初含苞。

    家中无食难活命,被逼无奈卖自身。

    那边来了一恶棍,蝎子尾巴脑后翘。

    一眼看中美少女,嬉皮笑脸把情调。

    妞儿若是跟爷过,富贵荣华享不了。

    半把铜钱塞父手,算你老儿没白养。

    可怜如花似玉女,身价不值一犬羊。

    老父恐女落虎口,羊羔焉能伴豺狼?

    依依不舍相抱哭,路人见之心凄怆。

    恶棍等得不耐烦,喝命爪牙把人抢!

    恶贯满盈人人恨,书生意气更昂扬。

    抓住恶棍叫放人,恶棍仗势把人伤。

    一旁激怒豪侠士,驱散群丑救弱女。

    我为壮士唱赞歌,除恶扬善申正义!

    第三个登台的是赵晋石,他的诗题是:

    农家苦

    人说黄连苦,最苦是庶民。

    春耕复夏锄,农家汗已尽。

    看天望穿眼,盼到谷上场。

    白天忙翻晒,傍晚忙堆场。

    防雨又防风,怕盗又怕狼。

    才拉碌碾轧,又举木锨扬。

    谷粒随风飘,空喜一大场

    今年遭荒旱,禾苗半枯黄。

    虽是出了穗,十粒九秕糠

    秕糠犹可食。租税如何上?

    交完租和税,只剩秕和糠。

    富人仓谷烂,穷人饿断肠!

    蒲松龄最后一个登台,他的诗题是:

    五月自郡归,见流民满道,问之,皆人也。

    大旱己经年,田无寸草青;

    大风折枯蓬,垅头黄尘生。

    五月行复近,宁犹望西成。

    壮者尽逃亡,老者尚咿婴。

    大村烟火稀,小村绝鸡鸣。

    流民满道路,荷簏或抱婴。

    腹枵菜色黯,风来吹欲倾。

    饥尸横道周,狼藉客骖惊。

    我行至旧村,邻半为逃氓。

    官慈盗日多,日落少人行。

    父老对欷歔,愁旱心煎烹。

    尤恐天雨降,晚田无人耕。

    混在人群中,观察谁是这次集会首领的虾米精气火了,跳着蹶子吼叫:“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臭穷酸,昨天搅了老爷审案,今日又来指桑骂槐地数俺家老爷,你们可真是兔子枕着狗腿睡——太大胆了!今天我和你们拼……”‘拼’字刚出口,脑后的蝎子尾巴被牢牢的采住了,痛得他呲牙咧嘴,回头一看,原来是蒲大壮:“坏小子,你再叫唤,我把你的脑袋揪下来当球踢。”

    “不敢了,不敢了。”虾米精疼得两手死死抱住蒲大壮胳膊不敢松开,嘴里一个劲的求饶:”蒲爷爷,饶了我吧,不放手,采下毛来,只剩下葫芦瓢了。”

    蒲大壮哈哈大笑:“既然知道你爷爷厉害,为什么还来捣乱?告诉你,爷爷这双铁拳,是专打世上狗仗人势之徒!回去告诉赃官李长祚,叫他早一天洗心革面,停止征收田赋,赶快据实报灾,赈济灾民,不然,我率领灾民捣烂他的乌龟壳,把他的牛黄狗宝掏出来!”

    “不敢不敢!”

    “你小子说谁不敢?”蒲大壮把手往高一提,虾米精急忙两手抱住蒲大壮胳膊,身体县空,两脚乱蹬:“我……我是说:我再也不敢狗仗人势了。”

    “去吧!”大壮把手一抡,将虾米精撇出一丈开外,一个狗吃屎趴在地上,半天没爬起来!

    “哈哈哈!”蒲大壮又爆发出一阵开怀大笑:“你们姐夫舅子疮疤不让人揭,我们偏揭!谁还有诗继续朗诵!”

    虾米精见事不好,慌忙跌跌撞撞逃进县衙门向李长祚哭诉道:“老爷,这伙穷酸太猖狂了,他们摇唇鼓舌,蛊惑百姓,煽动闹事,图谋不规。依我之见,赶快派李扑快带兵弹压,抓几个狂徒治罪以儆效尤。”

    李长祚斥道;“你懂个屁,有道是‘法不治众’。现在他们气焰正盛,又深得百姓拥护。特别是高珩,他是吏部侍郎,官比我大三品哩!常言道:‘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三级意味着什么?他抓住我匿灾不报,上头怪罪下来,就是革职之罪,你赶快给我写报表,审报灾情,请求朝廷拨粮赈济……”

    “老爷,你不是要使淄川成为山东第一无灾县,报功晋级吗?为什么又要报灾呢?”

    “叫你写,你就写!现在皇上也知道淄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了,还隐瞒个屁?再说啦,朝廷不拨赈灾粮钱,我们就要动家底啦!把本钱搭进去,以后想花个钱,从哪里来?快写,限你今天早晚赶写出来,本官明日亲自去省城向总督大人申报。”

    “是,老爷。”

    ‘朗诵诗’集会在听众一派欢呼声中结束,众人回到茶馆,商定将诗稿汇编成集,刻板印刷,公推蒲松龄为诗集作序。蒲松龄成竹在胸,挥笔而就,其序曰:

    谢家嘲风弄月,遂足为学士之章程乎哉?余不为其然。顾当以时艺试士,则诗之为物,亦魔道也,分以外者也。然酒茗之燕好,人人有之。而窃见酒朋赌社,两两相争逐,笑虐哄堂,遂至如太真终日无鄙语;否则喝雉唤卢,以消永夜,一掷千金,是为豪耳。耗精神于号呼,掷时光于醉梦,殊可惜也!余与李子希梅寓于东郭,与王子鹿瞻,张子厉友诸昆仲,一埠堄之隔,故不时得相晤,唔时瀹茗清淡,移晷乃散。因思良朋聚首,不可以清谈了之,约以宴集之余晷,作寄兴之生涯,聚固不以限,诗亦不以格拘,成时共载一卷,遂以郢中为社名。或以名之为大而近乎夸矣,而非然也。嘉宾宴会,把盏吟思,盛地忽逢,捻髭相对,朋嚎客所叹为罪不致此者也。其有闻风而兴起者乎?无之矣。此社也,只可有其一,不可有其二,调既不高,和亦云寡,‘下里巴人’,‘亦可为阳春白雪’矣。抑且由此学问可以相长,操志可以潜消,于文业亦非无补。故弁一言,聊以志吾侪之宴聚,非吾世俗之交,以醉饱相酬答尔。

    却说郢中诗社几位诗友,自结社在县衙前集会诵诗以后,因乡试临近,便不再聚会,专心致志地学习功课,以备秋围。

    有道是:忙时光阴易过,悠忽夏去秋来。金风去暑,玉露生凉……,考期一天天逼近。

    蒲松龄与李希梅、张笃庆约定提前几天赶到济南,尽情地游览一下泉城风光,然后从从容容地参加考试。不料临行前一天,附近乡村几位头面长者,忽然登门求他代笔起草“万民书”,请求朝廷放赈救灾,趁他赴省城参加乡试之机,呈交抚台衙门。

    蒲松龄觉得给朝廷写“万民书”非同小可,在‘文字狱’横行的当时,稍不慎,不但“万民书”呈上去毫无效果,弄不好,反会招来塌天大祸!然而,灾民重托,又不好让大家失望,只好答应下来。于是让大家先行,自己一个人留下来,苦苦熬了个昼夜,写好以后,又交各位长者分头去找参与人签名画押,履行完上述几道手续,直到仲秋节前一天才交回到他手上,此刻,考试时间只有两天了。八月十五清早,当人们都在家过团圆节的时候,他却启程上路了。

    通往省城的大道上,逃荒的灾民如同迁穴的蚂蚁,蠕蠕挪动!干风吹来,滚滚黄尘如同狂暴肆虐的恶魔,时而吞没了他们的身影,时而又将他们喷泄出来。好一幅惨不忍睹的流民图啊!,

    蒲松龄骑驴在人流中提心吊胆地穿行,他紧紧攥住缰绳,约束老驴慢走,生怕它撞倒人,招来麻烦。

    正走间,老驴突然停下。看时,是位白发老妇人依着老驴前腿倒下去。他大吃一惊,急忙下来,一边向老人边道歉,双手去扶老人,岂知老人身体十分虚弱,扶起来也站不住了。他慌了,急忙央求旁边一位中年男子,要他帮忙把老人架上驴背,去附近村中看郎中。中年男子忙向他解释:“蒲公子,不关你的事,俺娘是饿坏了,你快赶路吧,不要误了行程!”

    蒲松龄听了,忙解开包裹,拿出两张油饼给中年男子,男子千恩万谢,接过油饼正要喂娘,一个女人怀里时的孩子见了,馋得大哭起来,于是再给了孩子一张。不料招致更多瘦骨嶙峋的手臂向他伸来。天哪!他哪有这么多食物救助如此众多的饿人呀!,于是急忙跳上驴背,仓皇而逃……

    主人赶路心切,老驴跑得热汗蒸腾,天黑前,终于赶到省城。

    李希梅、张笃庆早在客店门前等他,见蒲松龄风尘仆仆地来了,大喜道:“你可来了,我们担心今晚的圆月酒喝不成了,快进店拴下驴,洗个澡,店家正在为我们准备酒菜呢!”

    蒲松龄进了客店,刚洗了把脸,店掌柜笑道:“告诉诸位好消息,今晚抚台大人宴请两位主考,在大明湖画舫上饮酒赏月,特地聘请唱红泉城的陈淑卿小姐唱曲助兴,这位陈小姐才艺双绝!平时千金难求一见。这回在画舫上亮相,让游客一睹风采,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呀!诸位若有兴致,何不租只船去湖上看看热闹。”

    陈淑卿!蒲松龄平静的脑海中立刻掀起滔天巨浪!他急不可耐的问店家:“这位陈小姐多大年纪?”

    店家说:“在下也不知底细,不过,我在明湖大戏院听过她弹唱,那模样不啻是月中嫦娥,下界的仙子,年纪约二十来岁,宛如妙龄少女。诸位去亲眼目睹一下就知道了。”

    李希梅狂喜地捅了蒲松龄一下:“留仙!一定是她,七、八年杳无音信,原来在济南成了气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晚终于能见到意中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