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坊 > 聊斋先生 > 第三十二回 优愤极轻生跳悬崖 感预兆返回救故友

第三十二回 优愤极轻生跳悬崖 感预兆返回救故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大刁民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书迷坊 www.shumifa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园园脱离吴三桂,千里迢迢从云南来到泰山脚下俢行的经过既明。再说陈淑卿偕故友归来,母亲喜出望外!吩咐徒儿们整备酒宴,为贵客接风洗尘。

    她首先举杯道:“出家人本应戒酒,今日贵客临门,权且破例,你们也都陪着客人喝些。”说完自己先喝了,又要为蒲松龄端杯。蒲松龄急忙笑着‘挡驾’。此刻,他心中虽然烦闷,但主人盛情难却,只得喝了。随后,小卿、竹音、梅韵也都喝了。

    酒入愁肠,触动心事,蒲松龄越想越觉待气愤难忍!突然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放,起身离席!

    “你要去哪里?”陈淑卿发现他情绪异常,急忙拦住他问。

    “回济南,找我老师去北京告御状!揭发主考官科场舞弊,为赵贵显儿子、‘呆霸王’谋取解元的罪行!”

    “不行!现在济南城四门戒严,大街小巷张贴布告,画影图形捉拿我们!怎么能刚刚逃出狼窝又闯虎穴?且听我的,安心在这里躲避几天,要去,我必须先去探探风声,再图良策。”

    大师也说:“淑卿说得对,济南城是赵贵显的天下!眼下,他急于杀人灭口,到处布下天罗地网。只怕你进不了城就被捉拿。还告什么御状?”再说,你老师不过是小小道员,此起赵贵显这封疆大吏,权势几乎微不足道!你就是找到他又有什么用?还有,你知道顾仁清、钱汝铭什么背景吗?”

    蒲松龄说:“不知道。”

    “他们是宰相纳兰明珠的门生故吏,没有主子撑腰,他们敢如此胆大妄为?他们主子奴才现在是串在一根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奴才闯了这么大的祸,主子能袖手旁观?特别是明珠,他是当今皇上的宠臣,一手遮天!连索额图都怕他,施润章能奈他何?再说啦,你们这些热衷于功名读书人,整年累月被读书、考试,弄得头晕脑胀,何不趁此消愁匿灾之日,寄情于山水之间,赏景寄兴,吟诗作赋,抒发情怀亦非无益。”

    蒲松龄忧虑道:“大师说的虽是,然老母妻子望我考取功名,孰料遭贪官暗萛,不仅功名落空,反蒙此不白之冤!如今,报国无门,有家难回,让她们倍受连累,在愁苦中受煎熬!这口恶气,是可忍孰不可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道理你是明白的。贪官、贼臣急于杀人灭口,在济南没抓到你,一定去家中搜捕,这样就等于给家里人送了信去,家人知道你虽然出事在逃,却安然无恙。总此被官府捉去陷于绝望,心中好受得多。”

    陈淑卿说:“松龄哥,你就听从娘的劝告,在这里躲避几天,我回济南探探风声,顺便回家看看干娘、嫂夫人和孩子们。大约十天左右就回来,那时秋高气爽,我们一块去登泰山好吗?”

    蒲松龄担忧道:“不行,现在官府也在到处抓你,你这时回济南岂不是自投罗网?”

    陈淑卿淡然一笑:“没事,我在济南朋友、熟人多,有事都会尽心竭力帮助我的。再说,我是从抚台衙门出来的,不回去更会招致猜疑。你只管在这瑞安心着书读经,闷了就去山林溪流边去散散步,等我回来。”

    “这又让你受累了!”蒲松龄转忧为喜:“那你快去快回。”免得大师悬念。

    陈淑卿又对母亲说:“你这藏经室清静舒适,笔墨俱全,就让松龄哥住在这儿吧。”

    园彗道:“好是好,只是这里靠近山林,常有野兽出没,多半是狐狸什么的,公子夜里不要害怕。”

    陈淑卿幽黙地笑道:“松龄哥才不怕哩,只要他神笔一点,那些狐狸就全变成了美女,让人亲还亲不够,害什么怕?”

    蒲松龄微嗔道:“调皮鬼,你也学会拿我取笑了。”

    陈淑卿咯咯一笑,拽着母亲的衣袖离开了藏经房。

    翌日清早,陈淑卿一改平日武侠行装,长衫马褂,头戴青缎瓜皮帽,打扮成年轻秀才摸样,暗藏短剑,动身去了济南。

    陈淑卿走后,蒲松龄一个人在屋里总觉得心事重重!为了排解胸中烦闷,顺从陈淑卿的劝说,出了藏经房,悄悄开了后门出来。门外一片狭小空地上有棵古松,枝叶繁茂,状若巨伞。树阴下有块光溜溜的大青石板,上面刻着棋盘。四周各有一块石墩,亦被人坐的光亮如镜。显然历代庵中的女尼们寂寞无聊,常在这里对弈消遣。

    他在石桌边坐了下来,瞧着空棋盘出了会神,甚觉无聊。茫然四顾,只见北面有座高山,犹如一把利剑,直插蓝天,想必就是小卿说的剑峰山了。仰望山顶,只见无数层峦迭嶂之上,云雾萦绕之中,隐隐有座古刹,佛殿梵楼,皆掩映山坳树梢间。心想此山风光颇佳,若能上去一游,胜过屋中闷坐多矣!于是离开棋盘石,信步北行,不料未到山下,道路却被深涧隔断,朝下一看,峭壁悬崖,深不见底,并无桥梁可通。回头又觉无聊,想到自己十年寒窗,本想通过这次乡试一举成名。孰料命运多舛!偏偏遇到丧尽天良的考官。不但功名落空,反遭奸计暗算,蒙此不白之冤!害得老母、妻子倚门相望,担惊受怕。又想到小卿对自己一往情深,虽然为我贻误了青春,却无怨无悔,舍生忘死救助自己。而自己却背信弃义,不顾当初山盟海誓,另聘别女为妻。害得小卿发誓孤独一生!扪心自问:良心何在?人格焉存?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与其苟活一世,受良心谴责,不如向前一步,了却此生,让灵魂得以彻底解脱!想到这里,不由慨叹一声,两行热泪扑簌簌地流下来!绝望地喊了声:“不想我蒲松龄竟落到这种下场,就此了结了吧!”说罢,两眼紧闭,纵身向前一跃……

    不料两脚刚刚离地,却被人拦腰抱住。忙回头看时,救他的人正是自感愧对的小卿!一时又羞又愧,嗫嚅道:“你……原来没走?”

    陈淑卿哭笑不得“我若真走了,你就没命啦!”

    蒲松龄苦笑笑,自责道:“我真没用!好端端怎么会想到死呢?”

    “你问谁呢”陈淑卿一本正经地说:“你的大作尚未完成,有道是‘文章千古事,功名如粪土’一旦书成,将和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名著一样间名于世,流传千古!为了完成你的大作,抛弃功名又有何憾?辉煌伟业尚未完成,怎么能一时遭受错折就自暴自弃,半途而废?我走时千叮咛万嘱咐:你在这儿安心读经着书,累了就到山野间散散心。可你倒好,竟学起孙悟空要去大闹阴曹地府啦”一行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停了停,又心事重重地说下去:“我走时就发现你神情不对,担心你想不开钻牛角尖出事。又听路人传说,赵贵显己经察觉到我们的行踪,很可能派人来这一带山区搜捕。所以临时改变了计划,半路返回,带你立刻离开这里。快回去收拾一下,吃点东西,启程去登泰山。”

    两人回到庵中,陈淑卿知道母亲此时正在坐禅诵经,就没打扰她,竟去自己房里收拾行李。

    竹、梅二尼见小姐刚刚回来又要走,忙问她问她要去哪里?陈淑卿郑重地告诉她们:“官兵最近很可能来这里搜捕,等会大师诵经完毕,你们快去庵外躲避一下。”

    正说着,园彗一步闯进门来道:“这里是佛门圣地,官兵来了,讲理,就让他们搜查,蛮横无理我就和他们拼了!

    一语未了,外面突然传来粗暴的叫门声,众人吓了一跳,陈淑卿却镇定地说:“大家别慌,慌则误事,母亲!没什么大事,您老别害怕,快去出门稳住他们,我护送松龄哥从后门出去!大约等我们下了迷雾谷,就放他们进庵来搜。松龄哥,务必带好你的书稿跟我走!”说罢从墙上摘下宝剑,带领蒲松龄了绕过大殿,直奔后门,不料从门缝里窥见外面有人影榥动。心中一惊:“不好,门外有埋伏。”但事已至此,再无后退之路,便低声对蒲松龄说:“松龄哥,不要怕,只管紧紧跟在我身后,千万要不要拉开距离,让他们各个包围。”说罢,嗖的拔出利剑,一边呼喊着:“避吾者昌,挡吾者亡!”向围拢上来的官兵奋力冲击!然而,官兵自恃人多,又欺她是个女子,只有一把短剑,没把她放在眼里,嚎叫着一哄而上,将两人围在中间。

    陈淑卿虽然武功出众,然而,此刻她一心保护手无寸铁的蒲松龄,又担心给母亲招来更加严重的灾难,不敢动手杀人。只是左掩右挡,保着蒲松龄往外冲。无奈官兵长枪大刀,密密麻麻,无隙可乘!眼看就要双双被擒。只听一声大喊,:“满妖休得逞强,你闯王爷爷来也!”声若惊雷,地动山摇!抬头看时,只见一个金刚罗汉般的老和尚。虎须飘飒,怪眼环睁!挥舞利剑,势不可挡!官兵抵垱不住,纷纷后退。老和尚也不恋战,且战且退,保护二人冲出重围。官兵跟在后面呼号呐喊,虚张声势,不敢追赶。

    摆脱了官兵重追捕,三人来到一个僻静处稍事休息,蒲、陈二人双双跪倒在老和尚面前,感谢救命之恩。老和尚把他们扶起来说:“年轻人,不必多礼,老夫一生志在杀尽贪官除恶霸,这点小事微不足道。天下受苦人只有同心协力跟贪官污吏斗争,才能生存下去!”又问:“官兵为什么追捕你们?”

    蒲松龄就把这次乡试考场舞弊的事讲述了一遍。老和尚气愤地说:“贪官污吏控制科举,正直的读书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可是,要铲除贪官污吏并不容易,他们背后有皇帝老儿撑腰,手握生杀大权,又有军队为虎做伥。单凭你们一两个人,怎么能斗得过他们?斗争要讲策略。有道是:‘秀才造反,三年不迟。’在拿起刀枪跟他们斗争之前,要先学会用笔杆子写文章唤起百姓。只要天下穷人团结起来,像推翻前明朝一样把满洲人赶出中原,才能杀尽贪官污吏!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又对陈淑卿说:“你武功还好,是位巾帼英雄!只是兵噐不行,一把小孩子玩得短剑,怎么能上阵打仗?我把这把剑送给你,它是当年义军大将刘宗敏用精钢锻造的,极其锋利,削铁如泥!切记不要轻易出手,更要好好保管,千万不能丢失!眼下官兵是退了,但他们不会善罢罢休!下一步,会布下天罗地网抓捕你们。因此,以后行动多加小心!这里已经暴露。必须马上离开。你们打算去哪里?”

    陈淑卿道:“我们也没主意,求大师给我们指条活路吧。”

    老和尚道:“眼下,栖霞人于七率众造反,一举攻占了十几座县城,声势浩大,朝廷多次派兵围剿都被他们打败。你们也只有逼上梁山一条道路了!时间仓促,事不宜迟,赶快走吧!”说罢,转身消失在茫茫雾霭中。

    蒲松龄悄悄问陈淑卿:“你听出老和尚是谁了么?”

    陈淑卿说:“你没听见他刚才喊‘你闯王爷爷来也’么?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呀!”

    “闯王还活着!”蒲松龄惊喜地小声喊:“外界纷纷传说他在湖北九宫山战死了呢。”

    “传说是这样,事实并非如此。你想一个曾率百万大军,推翻明王朝,惊天动地的大英雄,怎么会死在几个小毛贼手下呢。现他是在与清兵作战连连败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在湖北北部一带深山老林中隐藏起来,而他自己则云游天下,结识英雄豪杰,就像当年潼关大败后潜入商洛山中一样,积蓄力量,伺机东山再起!……好啦,不说他啦,我们快走吧!”

    蒲松龄深却思熟虑地说:“不,现在走是危险之举,为确保万无一失必须立刻回庵中”!

    “为什么”

    “官兵在那里差点抓住我们。在他们看来,园慧庵对我们来说是危险的地方,我们决不会再待下去。所以,他们即使再来,也不会再去庵中搜查。而我们则出其不意来个原地不动,此乃以静制动之法。让官兵沿着我们逃跑的方向追赶,白跑一趟。直到精疲力尽,主动放弃抓捕我们的念头。再说,园慧大师为我们担惊受怕。我们不回去安慰她一下。怎么说得过去呢?”

    陈淑卿点点头:“这样也好。”

    于是两人转身回到庵中。大师又惊又喜,吃饭的时侯,说出了她的想法:“官兵知道你是淄川人,一定往东追赶,去你老家搜查,而你们却改道南下,先登泰山,后游崂山,实在不行,就在义军占领区躲避一下,等风声平息后再回来,不是更安全吗?”

    “对!”小淑赞同:“由此向南去泰山不远,松龄哥,你登过泰山吗?”

    蒲松龄摇头笑道:“梦里去过一次。”

    “好,我们明日就去登泰山,然后避开大道,一路游山玩水去胶东。”当晚事情就这样定下来。蒲松龄去经房休息,小卿跟母亲睡。一宿无话。

    翌日天不亮,两人便整装上路,朝泰山进发。黄昏时分来到泰山脚下。只见漫山红叶在落日余晖中烈烈燃烧,使这座闻名天下的大山如一簇直冲蓝天的熊熊烈火,蔚为壮观。

    他们在山下客栈住下,第二天早起登山。然而不巧的很,路上回来的人说:知州黄金荣今日登山祈求呻药,为提防游人中有刺客,先派人搜了山,然后四路戒严,除了陪同人员外,不允许任何人上山。店掌柜劝他们多住一天,改日再登。蒲松龄说:“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还讲究与民同庆呢!不信他一个小小的知州就如此霸道!霸住路口不让上山?”

    不信归不信,事实却是事实,当他们来到岱宗坊前,就被持刀握枪的士兵拦住。陈淑卿愤然拔剑要冲过去,却被蒲松龄劝住。他将气愤不平的小卿拉到一边,小声说:“这何必呢?登山,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探险。既然是探胜猎奇,就不能走前人开辟的道路,不然就探索不到一座名山的蕴藏所在。况且我们在逃难途中,路上尽量少惹事非。”

    陈淑卿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两人离开岱宗坊,沿着山麓一边走,一边寻找歧径。

    转过一座山头,大山忽然裂开一道豁口,深不见头,一泓清溪自山中涓涓流出,草木繁茂,其间,微露羊肠小径,左弯右转,直达大山腹地,估计是樵夫、采药人走出来的。既然他们挑柴担、负药篓上下自如,那么空身游人自然也能到达山顶。

    他们顺着溪边小路进了山口。抬眼望去,如同跌入深井之中,两面都是高耸入云的危崖,溪流和小路婉如两条互相嬉戏的细细长蛇,从云雾缭绕的危崖上垂挂下来。山路越走越陡峭,有时不得不四肢并用才能攀登上去,手臂和衣服都被荆棘划破了。然而,他们毫不在意,担心的是看不到前方的目标,在山下清晰可见的南天门,此刻也捉迷藏似的不见了。失去了攀登的目标,辨不清前进的方向,在云雾弥漫的山谷中,他们迷路了。最后不得不在一堵危崖下面停下来,稍事休息。辨明方向再走。

    然而,他们刚背依崖壁坐下,忽听岩崖上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忙仰脸看时,只见一条黑乎乎的人影连同碎石、泥土滚落下来,蒲松龄惊叫一声,跳离崖壁;陈淑卿却从容伸出双臂,把坠崖人稳稳接在怀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