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坊 > 聊斋先生 > 第四十八回 丹崖白雪以桃代梨 洞房花烛剑影刀光

第四十八回 丹崖白雪以桃代梨 洞房花烛剑影刀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大刁民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书迷坊 www.shumifa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蒲、陈二人出了青州城,直奔义军大本营——昆山大寨。时值暮春时节,山野间一派葱绿,只有极少晚开的野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草丛中,显得孤独而单调。蒲松龄感慨地说:“古人对春天的离去,常常发出凄凉惋惜之慨叹!惟独苏东坡‘大林寺桃花’别开生面,读后使人感觉眼前豁然一亮!,正如这一色葱绿的山谷中,蓦然出现一片盛开的鲜花,才富有诗意呢!”

    陈淑卿说:“春天已去,蒲兄雅兴未减!我想,大自然是不负有心人的。我们已经进入莱阳地界,人说:烟台苹果、莱阳梨。梨花是晚春开放的,说不定转过这座山头,路边会蓦然出现一片盛开的梨花,那时,您若无诗作,可就有负大自然的恩赐啦!”

    说来也巧,两人策马绕过山头,果然眼前一亮,路边闪出一片盛开的梨花,雪白耀眼,晶莹剔透。微风吹来,清香醉人。两人都被这银妆玉琢的景色所陶醉,凄婉惆怅的惜春之感一扫而尽。

    蒲松龄兴致勃勃地说:“由于梨树开花晚,所以古人吟咏此花的诗作甚少,唯独陆放翁《梨花》诗写的最好:

    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

    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

    还有杨亿的《梨》也很耐人寻味:

    繁花如雪蚤伤舂,千树封侯未是贫。

    汉苑谩传卢桔赋,骊山谁识荔枝尘,

    九秋青女霜添味,五夜方诸月留津。

    楚客狂醒潮己解,水风犹自猎汀苹。

    蒲松龄感慨道:“杨诗列举的都是白花植物,唯独梨花开得丰满雄浑!你看这片花海,无边无际,流光溢彩。使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可惜我们没带酒来,不然登上路旁岩崖,俯瞰这白云似的花海,把酒临风,也不枉到梨乡走一遭!”

    他的话音刚落,陈淑卿忽然拍手欢呼起来:“哎呀!蒲兄,你看前面路边杨柳枝头迊风招展的不是酒旗吗?”

    走近了看时上面果然写着‘丹崖白雪酒家’六个字,二人喜不自胜。于是系马垂杨,进了酒店。

    店小二迎上来:“二位里边坐,吃点什么?”

    蒲松龄说:“四个小菜,一壶雪梨老酒!”

    酒菜摆上桌,蒲松龄一面斟酒,漫不经心地问酒保:“久闻‘丹崖白雪’乃莱阳一大景观?不知此景在何处?”

    酒保指着窗外的岩崖说:“就在这里,客官请看左边这崖壁血红的岩石,和下面万顷雪白的梨花相映成趣,故称《丹崖白雪》,闻名天下。”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观赏梨花,顿觉疲劳消退,心旷神怡。正吃得高兴,忽听外面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急向窗外看时,路上却空不见人!

    “一定是在崖上!”店小二边说边向岩崖张望,忽然惊慌失措地喊:“不好了,梨花女要跳崖了。”

    两人吃了一惊,随即跑出去看时,只见血红的山崖之上,一个身着白衣白裙的女子顺着山梁发疯似的朝悬崖跑来,父母紧紧跟在她身后追着呼唤,目睹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想到即将发生的惨景,人们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上!

    陈淑卿却已经做好了救人的准备,她纵身跃出窗口,夸过大路,来到悬崖下面。这时,白衣女子已经冲到崖边,她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竟不顾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唤,一头栽下悬崖,与她跳崖同时,陈淑卿纵身一跃。如同拥抱一片白云似的,轻轻将女子接在怀里……

    两个老人追到崖边,不忍看到崖下的惨状,坐在崖上失声痛哭!

    店小二仰脸喊道“田老伯,您的闺女没死,在我店里好好的哩!”

    一连喊了两遍,老人哪里肯信,只管呼天抢地的痛哭。店小二不得不绕道攀上悬崖,告诉他们:“老人家,您闺女被过路道童救下啦,还不快去感谢人家!”

    老人这才止住了哭声,半信半疑跟着店小二不了悬崖,来到店里一看,女儿除了衣裙、头发有些凌乱外,花容如旧。完好无损。十分惊喜,急问救命恩人在哪里?

    店小二指指陈淑卿:“就是这位小道长!不是他武功高强,您女儿就粉身碎骨啦!”

    老人又惊又喜!忙跪下给陈淑卿叩头:“多谢道长救了我女儿!”

    陈淑卿急忙把两位老人扶起来:“老人家,您女儿好好的,为什么要寻短见,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老人泣不成声:“恩人,这里不是说话处,请到寒舍听俺细说根由!”

    于是,陈淑卿和老妈妈搀扶着女子,出了酒店,向梨花深处走去。不多时,来到一处庄院:青堂瓦舍,幽雅恬静。众人来到堂屋坐下,老人吩咐家人把小姐搀扶到内室休息,然后献上茶来,接着又吩咐准备酒饭,款待恩人……

    蒲松龄忙说:“我们在店里吃过了,不再麻烦您老人家。”

    老翁说:“刚才小女一闹腾,你们哪能吃好?你们救了小女性命,就是她的再生父母,客气什么?”

    见主人盛情难却,只好随他。不多时,酒菜摆好。宾主坐定,老人又要拜谢。蒲松龄急忙扶住道:“老人家,我弟年轻,受不了这么多礼,您快坐下,姑娘好好的为什么跳崖?把隐情告诉我们,我们能做到的,尽力为您排忧解难!”

    老人长叹一口气说:“事关重大,只怕恩人空有一片好心,难以为力……”

    陈淑卿诚恳地说“老人家,您只管说给我们听听,俗话说: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我们既然救了令爱一条命,就一定让她好好生活下去!,可翻过来说:你们有难处不说,我有天大本事也用不上呀!”

    老人终于被客人的真诚感动,于是将他家面临的不幸倾诉出来:“老汉姓田,祖祖辈辈在这丹崖下种梨为业,没有儿子,只生一个女儿,取名梨花。前几天因偶染小疾,正巧一个过路郎中从门前路过,老伴就把他请来给小女诊视,不料他医道平平,却色胆包天,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借诊脉调戏小女,我们一气之下,把他赶出门去。不料,他是来投奔义军的,为了讨好大王,拿小女作为进见之礼,大王果然听信他的鬼活,当天就派喽啰兵来下了聘礼,要娶小女做‘压寨夫人’,说好三天后来迎娶。今日就是底限了,我们就只有一个女儿,被他娶了去,将来谁为我们养老送终?其实,三山大王对老百姓是蛮好的,他若是平常百姓,女儿嫁了他,平平安安过曰子也就罢了,可他聚众谋反,朝廷三天两头派兵进剿,一旦被官兵打败,我们全家都得赔死!小女知道无法抗拒,就产生了寻死的念头,幸亏被你们搭救。可是他们天黑就来迎娶,我们若不让女儿上桥,大王岂肯罢休?恩人,大王可不是一般人!手下有兵有将,怕你们也惹不起呀!我看这样吧,你这兄弟一表人材,又有一身好功夫。今天救了我闺女,说明他们两个有缘分!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就让小女做你弟媳妇!老汉也有匹马,你们吃完饭就带着她远走高飞吧!大王怪罪下来,要杀要刮有俺两条老命顶着!”

    蒲松龄问:“您说的大王是于七?”

    “不是于大王,是义军一个头领,才造反时占据盘龙、卧虎、飞豹三座大山。人称三山大王。”

    “狗屁!”陈淑卿怒不可遏!嚯地站起来说:“既然是义军头领,就应该保护百姓,怎么也沾染上强娶民女做什么圧塞夫人陋习啦?,真是岂有此理!”说罢拔出宝剑:“走,我和你们找他讲理去!”

    蒲松龄安慰老人:“大伯,您不要担心!我是于大王请来的客人,今晚就去他的大寨,我会说服他平息这件事的。”

    老人还是不放心,一定要陈淑卿带着女儿逃走!陈淑卿无奈,只好摘下道冠,现出女子本相。激动地说:“如果您老同意,就让令爱做我干妹吧!今晚山寨来迎娶,我替她上轿!”

    老人说:“不行!我们舍不得闺女,更舍不得恩人!“

    梨花也说“恩姐,那山大王杀人不眨眼,万一劝说不听,恩人落入魔掌,还不如我一死了事呢!”

    陈淑卿胸有成竹地说:“梨花妹子,你们尽管放心,我从来不说大话,更不做无把握的事,这回,我一定能战胜这个横行霸道的魔鬼,让他当众宣布放弃这个邪念!并向你们赔情道歉!好啦,天快黑了,老人家,快把妹妹的嫁装拿来我穿上,等花轿上门!”

    田老夫妇拗不过她,只好打开衣柜,把为女儿准备的喜服拿出来,帮陈淑卿穿戴整齐。两个丫鬟充当伴娘,只愁没男‘送客’。蒲松龄自荐当大舅子。一切准备停当,田老吩咐家人张灯结彩。只等花轿上门。

    掌灯时分,庄上热闹起来,唢呐高奏,锣鼓喧天,人喊犬吠,战马嘶鸣!三山大王披红戴花,骑着高头大马,押着花轿来娶亲了。

    这边,陈淑卿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山大王发现夫人的随身丫鬟抱着宝剑,十分诧异,喝道:“今晚是小姐大喜日子,带剑干什么?”

    丫环未及回答,陈淑卿在轿里朗声道:“不会武功,不佩利剑,能配做你三山大王的压寨夫人吗?”

    大王自觉唐突,忙陪礼道:“夫人说的是。”随即放声大笑道:“哈!哈!哈!我本大王拥兵数万,战将百员,就缺个武文兼备的压寨夫人,帮我开国打天下,今回找到贤卿这样的巾帼英雄!真乃天助我也!”

    花轿走了半个多时辰,来到卧虎山下。抬眼望去,山寨中灯笼火把照如白昼。寨门大开,众喽啰列队两边,大吹大擂迎接花轿进了寨门,来到聚义厅前落下。

    伴娘上前掀起轿帘,搀新娘下轿,拜过天地,新郎用一匹红绸要把新娘牵入洞房,可奇怪的是,不管新郎怎么强拉硬拽,新娘却稳如泰山!纹丝不动!

    新郎起初还以为新娘故意跟他逗乐子,拽了几下没拽动,才知道这位梨园千金果然有千斤重量,一时性起气,狠命一拽!红绸扯为两段!陈淑卿仿佛脚下生根一动不动。大王却向前踉跄几步,一个饿狗抢食趴在地上,全山寨爆发出阵哄堂大笑。

    大王心中嘀咕:妈呀,夫人竟深通落地生根的功夫!硬的不行,我得和她来软的:“娘子,今晚是我们新婚大喜之日,别赌气啦,天色已晚,我们携手入洞房吧!”

    新娘终于开了秀口:“大王,若要我陪你入洞房不难,只要你胜了我这口宝剑,我就乖乖地做你的压赛夫人,若败在我剑下,必须好好送我下山!并向我父母赔礼道歉!不然小女子只有一死!大王您也就坏了一世名声!”

    三山大王说:“好吧!就依夫人之言!”

    “大王一言。”

    “重如泰山!”

    “请亮剑!”陈淑卿说罢,一把掀去红盖头,伸手接过丫环手中的宝剑,迎风一亮,寒光闪闪!全山寨爆发一阵欢呼声:“夫人容貌倾国,宝剑天下无双!”

    三山大王倒吸一口凉气:“真口好剑!”但立刻镇静下来,他警告自己:你是数万众义军首领,身经百战,无坚不摧的钢铁战士,怎么能让个女人震住?如果败在女子手下,还有何脸面号令众军?我一定要战胜她,决不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缘。想到这里,大呼一声:“取我的剑来,与娘子一决雌雄!”

    他这一声咋呼,震动了整个山寨,全体将士齐呼啦拥到聚义厅前,擂鼓呐喊,为大王助威,这场面让众将士感到惊讶:平民百姓娶亲那么温文尔雅。我们大王成亲却是刀兵相向,真是千古奇闻!顿时,聚义厅前,灯火齐明,人头攒动,全山寨的人都在观看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在千百盏灯笼照耀下,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开始了。只见一个凶猛如下山之虎,一个轻捷似丛林之猿。一个眼瞅花枝频频伸手折,一个身姿翩翩如蝴蝶斗着狸猫玩。满山寨义军为大王助威,蒲松龄和送亲人捏着把汗!大王越看新娘越上火,恨不得一下搂住亲嘴巴;新娘侧沉着冷静寻找破绽毁他手中剑。新郎取胜心切,狠狠心,举剑朝新娘猛劈下来;新娘不慌不忙,举剑一架,只听嘡啷一声响,新郎手中的宝剑折为两段!他心中一紧张,措手不及,被崩落的断剑划伤手腕,鲜血迸流!

    陈淑卿见大王受伤,也吃了一惊。立刻把剑抛给了丫环,打开随身携带的急救包给大王包扎伤口,

    忽然有人大喊一声:“女刺客剑伤大王,别让她跑了!”

    “抓刺客!”山寨秩序大乱!,不明其相的义军将士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向聚义厅前,把陈淑卿团团围住!

    陈淑卿毫不惊慌,仍在细心为大王包扎伤口。她出奇的镇定,使大王深为震撼!低声安慰道:“姑娘别怕,有我在这里他们不敢动手!”

    义军将士见大王面带笑容,对新娘不但毫无怨恨!而且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大家互相交换了下眼色,悄悄退回原地,一场风波不平自息。

    陈淑卿为大王包扎好伤口,在他耳边轻声问:“大王,还疼吗?”

    这关切地一声问侯,使大王顿觉阵温暖流遍全身!心中自言自语道:不怨姑娘不愿意做他的压寨夫人,而是自己配不上人家!他觉得这次输得值,输得高兴,败在高人手下是很荣幸的事。于是哈哈大笑道:“女侠,本大王经师不到,学艺不精,却一向自命不凡,今天败在你这位巾帼英雄手下,终于知道自己吃了几碗干饭了,我没资栝做你的丈夫,总有资格做你的徒弟吧!”说罢,躬身便拜……

    陈淑卿说:“你把该做的事做完之后,再拜师不迟。”

    “我发誓不娶你了,还有什么事?”

    “空口无凭,须立契约为证。”

    大王笑嗔道:“你真是个难缠,取纸笔来!”

    书记员立刻拿来纸笔,大王说:“我说,你写:立字约人三山大王,发誓不再娶田梨花做压寨夫人,食言者天诛地灭!”

    陈淑卿接过契约藏好,莞尔一笑:“大王,咱明人不做暗事,现在我实话对您说了吧,我不是田梨花,真正的田梨花在丹崖之下梨园里。她不愿做你的压寨夫人,跳崖自杀,被我救下了。为了让她好好活下去,才上演了这场以桃代梨的闹剧!大王,您起义的目的是除暴安良!救民水火!硬将田家姑娘抢上山寨逼迫成亲,岂不是以暴易暴,这与山贼草寇有什么两样?再说啦,大王您欲完成推翻满清的远大目标,必须首先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您为娶夫人区区小事而疏远了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值得吗?”

    “好!好!好!我的女侠老师!。”大王心悦诚服地说:“我若早得良师指教,十年奋斗,甭说是区区三山,就整个华夏大地都插遍义军旗帜,一派升平景象啦!——好啦!掀过去算一章,这事不提啦。老师:情把您的尊姓大多告诉我?今后,你若愿留下来做我的老师,我像对长辈一般孝敬您,若下山去了,我写个牌位放在书案上,每早起顶礼膜拜!还请您告诉我,那位献奇计大破清军的蒲先生现在何处?”

    “我在这里!”蒲松龄挺身而出:“我是顶舅爷名份跟随花轿来的!舅爷没当成,反而认了个大王兄弟!”

    “哈!哈!哈!”全山寨爆发岀一阵大笑。

    笑声中,大王下令:“喜宴开始!请蒲先生、陈女侠聚义厅入席!各位将士也回营房饮酒,庆贺本大王喜得二位良师益友!”说完携着蒲、陈二人的手进入大厅。